爱茶之人,善意美好「爱茶者说·叁」2019-01-10 17:28:04

undefined


中国茶文化应是奔流不息的澜沧江,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。


余秋雨先生给文化下的定义是这样的:“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,他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”,这个定义充满才华。简洁,有力,深刻,智慧。我在课堂上借用这句话做过一个延伸:茶人,就是拥有共同集体人格,传递善意精神价值与美好生活方式的一群人。请注意,我已经点题:茶人精神价值的核心——善意与美好。


undefined

undefined


2004年,我不满二十岁进入茶界,如今已经三十多岁。年岁浅,时代大,看过茶山变迁,经历市场巨荡。茶行业来来往往无数人,有人信誓旦旦,却草草收场。有人嘲笑天地,却卧马剑残。茶界,就是一间大茶馆,莫谈国事,但见人心。每一次让我坚持留在这个行业奋斗的理由是:善意与美好。


大学时我第一次读《茶经》,并无深刻体会。两月前因为备课,我已经第十六次细读《茶经》。我以为,陆羽留在茶里的思想,到今天仍然闪闪发光的是:善意与美好。


undefined

undefined


2011年,我们策划举办三国茶道论坛,把日本里千家,表千家。韩国礼智院等国际茶道流派请到昆明做学术交流与公开展演,凤凰卫视直播,规格很高。日本茶道的演示,没有音乐,两个小时一言不发,专注于茶。韩国代表团成员最年轻的四十岁,日本代表团最年长的老太太八十二岁。


展演过后,一位事茶整整六十年的日本茶师质疑我们,怎么中国的茶师,全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?那些如她们一般经验丰富的茶师哪里去了?我只能希望这些外国前辈茶师们等待,我们还年轻,我们的文化经历过断代,我们正在传承接续,今天年轻漂亮的中国茶师也会成长,也会在茶汤里获得岁月的历练。在这些历经时间,依旧美丽的日韩高龄茶师身上,我看到的,是可以打败时间的:善意与美好。


undefined

undefined


从那时开始,我相信,茶师不是青春饭。茶师,和普洱茶一样,越陈越香。容颜会老,善意与美好确是茶师恒久的生命力。


事茶日久,许多人告诉我,日本人不过学习昔日的中国人,学的很“做作”。中国台湾人不过学习日本人,更加“做作”。而今天大陆茶道,却在学习中国台湾,中国茶师,都在“装”。


从前中国是昔日一衣带水之邻学习的对象,这是历史的事实。但我们近两百年历经苦难所带来盲目与粗鲁,也没有在这个富起来的当下变得真正的自信与优雅。从活着,变成生活,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,茶也一样。


undefined

undefined


2014年,我创办了弘益大学堂,致力做好中国的茶教育。我从那时开始的使命,就是与两句话做斗争:中国茶师不过是端茶倒水的小妹!中国茶道是做作的“装”!


这事关是一个行业从业者的自尊,不得不多说几句。今天社会里一类人总会说那些维护法律底线的律师“装什么装”?会说坚守医学操守的医生“装什么装”?见到正直的公职人员,也总是怀疑的打量,“装什么装”?我们习惯了用金钱去换取最实际,最低廉的服务,一切对于自身职业的专业度,文化性,尊严感都被赋予了低俗廉价的意义,“装”。


undefined

undefined


一个有尊严的行业,总是从自己看得起自己开始发展,从自己看不起自己走向衰亡。


我愿意看到那些为我“装”的人,甚至是“茶人”。习惯没有养成的时刻,文化还在成型的时代,我们都需要“装”。尊严与教养,就是从“装”开始的。在地铁,在电梯,我们要“装”的很小声。遇到女士,我们要“装”着很君子,为她打伞,为她开门。也许装着装着,就能成为习惯,装着装着,就能凝结成教养。


我们为什么喝茶?因为我看到在善恶之间,那些种茶,事茶,喝茶之人中的绝大多数,总是趋向善的多一些,这个行业,是趋向善与美的世界。正是因为这种趋向,这个产值不大的行业,总是凝聚了太多的目光,赋予了太多的讨论。我们为什么喝茶?因为这杯茶里,有当代社会难得的善意与美好。至少,这是中国茶师们的不懈追求。


undefined

undefined


亿万年前,茶叶选择了中国。千百年来,中国选择了茶叶。我相信,这是善意与美好的选择。一个没有善意与美好的天下,一定不会有茶。我相信,这不是中国。


在这个时代,让我们把陆羽所建立的茶道尊严又一次唤醒,重铸他用善意与美好的茶汤思索天下的灵魂。让我们不断扩展当今茶道的天空。这样的茶人百年难得,历史将会敬重。


undefin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