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了《知否》关于剧中的宋人生活美学你知多少?2019-01-11 10:20:33





应是绿肥红瘦!


知否,知否?


却道海棠依旧。


试问卷帘人,


浓睡不消残酒。


昨夜雨疏风骤,




李清照


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



undefined


就在上个月,万众期待的《知否知否》终于开播了。该剧由业界标杆——正午阳光出品,作为原著粉的小编看过片花之后更是惊喜不已。

 

《知否》是一部颇为独特的古装剧,定位为北宋官宦家庭生活剧,涵盖内容丰富,写实便是它的一大看点。剧中细致入微的向我们展示了宋朝官宦人家生活百态,府宅、市井生活烟火气息十足,节奏轻松有趣。通过对盛家姑娘们的教养学习,向观众展示了古代礼仪文化,更是将宋人的生活美学展示得淋漓尽致。

 

undefined


很多年前,穿越剧大热时,就常会被问到那么一个问题,“倘若能穿越,你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?”相信七八成以上的人一定会回答,宋朝。为什么是宋朝呢?

 

是啊,为什么是宋朝呢?这么一个打仗总是胜少败多的朝代,每打败仗便是赔钱陪物换取和平。没想到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“能用金钱摆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”。从军事势力范围来看,宋朝确是个虚弱的朝代。但是换个角度,从经济和社会繁荣程度来看,宋朝又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、商业最繁荣的朝代之一,放到世界范围看,也毫不逊色,GDP占到当时全世界的一半以上。

 

undefined


或许宋朝不太强大,但却是最有幸福感的朝代。在温饱富足的情况下,宋人将日常赋予了雅的品质,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无不表露出超高的审美情趣和雅致的艺术,无不流露出宋人对生活之美的追求。我想这便是大多数人向往那个朝代的原因吧。

 

没什么能轻易打动人心,除了美好。


undefined

图 | 呼葱觅蒜


衣着之美


undefined



不似唐朝时的开放之风,宋朝抑武修文的国策,使得“程朱理学”占主导地位,人们的美学观念也受此影响发生变化。一改前朝服饰艳丽奢华之风,开始崇尚简朴,沿袭传统。从而使宋代服饰具有质朴、理性、高雅、清淡之美。

 

宋代的丝绸产量和花色品种较为繁多,有绫、罗、缎、织锦、纱、绢等,在丝织品的图案、风格上都大有创新。罗在我国历史悠久,织罗技术在宋朝达到了巅峰,“宋罗”更是名噪一时。罗作为高级丝织品,在宋人的制衣面料中却常有出现。

 

undefined


宋朝沿袭唐制,规定官服之用仍为绫。百官朝服由绯色罗袍裙、衬以白花罗中单,束以大带,再以大带系绯罗蔽膝,方心曲领,白绫袜黑皮履。自宋代开始,凡着朝服,项间必定套有上圆下方形似璎珞锁片的饰物,这便是“方心曲领”。它的作用就是为了防止衣领臃起。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。

 

undefined


宋朝女子所穿服饰有袄、襦、衫、褙子、半臂、下裙、宋裤等形制。其中最典型的装束便是褙子,亦作“背子”。褙子的形制大多是对襟,对襟处不加扣系,长度过膝,下摆十分窄细。宋时女子穿着褙子后,外形显得细小瘦弱,当时女子便以瘦小、弱不禁风为美。襦和袄相似,形制比较短小,下身配裙子。

 

undefined


这里要特别讲一下襻膊,在《知否》中,丫鬟做事时,姑娘公子们打马球时,颈项间都帮有臂绳,这便是襻膊,就是为把衣袖搂起方便做事的。

 

undefined


在衣着色彩搭配和运用上,宋人日常衣着的配色颇为清淡,多采用的是粉紫、葱白、银灰、沉香色等较为雅致的颜色。衣饰花纹多为写实的折枝花、缠枝花或花鸟为题材,衫襦的衣缘袖缘都带有精致的刺绣和印花,更显得生动自然。


undefined


食之美味


undefined



《知否》中卫小娘用七宝擂茶招待主君。这七宝擂茶为何物?

 

宋代李昉所著《太平御览》中引张缉《广雅》一书曰:“荆、巴间釆茶作饼成,以米膏出之。若饮先炙,令色赤,捣末置瓷器中,以汤饶覆之,用葱、姜,芼之。”芼,就是指将调料搅拌成羹汤引用,与擂茶的制作流程相似。

 

而擂茶一词,根据已有文献记载,则最早出现于宋代。北宋耐得翁《都城记胜·茶坊》记载:“冬天兼卖擂茶”,而吴自牧《梦梁录·茶肆》一书也记有“四时卖奇茶异汤,冬月添卖七宝擂茶、馓子、葱茶......”。

 

undefined


《知否》开场便把盛家姑娘们的吃货本性暴露无遗。虽然没见着美食,却光听名字便口水直流。又是 “莼菜鲈鱼羹”,又是“三鲜笋炸鹌鹑”,而最常挂在嘴边的便是这“炙羊肉”。不禁想这炙羊肉到底是何等美味?

 

炙羊肉,便是将羊肉置于火上炙烤,撒上香料注入灵魂。羊在宋朝可是差点被吃灭绝了。宋真宗时期,每天就要宰杀350只羊;据《东轩笔录》记载,宋仁宗一日晨兴,语近臣曰:“昨夕因不寐而甚饥,思食烧羊。”睡梦中还惦记着羊肉;《宋会要辑稿》亦有记录,宋神宗时期,皇宫一年便要吃掉43万多斤羊肉。

 

undefined


而关于羊肉的菜式,《东京梦华录》中亦有大量的记载,上至皇家贵族,下至酒楼市井小吃,什么乳炊羊、虚汁垂丝羊头、排炊羊,各种样式的都有记录。

 

别看皇家吃羊肉如此豪气,在平常百姓却是难得吃上几回。但是对于爱羊的宋人,总能有办法吃上。宋朝美食家苏轼,被贬到惠州后本就囊中羞涩,可奈何羊肉美味不忍割舍,他便买些没人要的羊脊骨。

 

“熟者热漉出,不乘热出,则抱水不干。渍酒中,点薄盐炙微焳食之。” ——《与子由弟》苏轼


undefined


煮透彻的羊肉,沥水撒盐渍酒火上炙烤,骨间的肉微微焦黄,透出香气,骨间取肉的滋味就是美,不怪得苏轼竟是这般会吃。

 

能让中国屹立于世界餐饮界的高超厨艺,溜、炒、烧、蒸、煮、卤等已经臻于化境。特别是炒,宋代人喜欢爽脆嫩滑的口感,必须得高温爆炒,非得现做现吃才有滋味,怪不得《知否》中的小公爷,在母亲寿辰这日特地从樊楼请了厨子,就为了一尝这“炒”的滋味。

 

undefined


说到樊楼,就知道宋朝贩卖精美料理的酒楼饭馆是有多豪华了,最具传奇性的便是白矾楼,也是后来的丰乐楼。宋代的高官名流,甚至是宋徽宗本人都到白矾楼来饮酒作乐,在《新刊大宋宣和遗事》中就有描述:

 

“樊楼上有御座,徽宗时与李师师宴饮于此。”


当时的这些酒楼饭馆,营业时间长,不论寒暑风雨都会开业,晚上更是通宵达旦,夜夜笙歌不停。


undefined


器物之美


undefined



最能代表宋人文化趣味的,莫过于“四般闲事”。烧香、点茶、挂画、插花,宋人赋予了这四般闲事仪式感,作为承载“四般闲事”的件件器物,各有专用且特定器型,从器具到场合无不讲究。

 

煎茶与点茶,是两宋时期的饮茶方式,而点茶最为流行。点茶先取茶末在茶盏中调膏,然后用滚水冲点。由点茶又引发斗茶这一盛事。由点茶而生的茶器还有利于“注汤”的长流瓷注壶。这种身形修长的注壶和托盏,成了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茶具。

 

“注汤害利,独瓶之口嘴而已。嘴之口欲大而宛直,则注汤力紧而不散;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,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。”


undefined


点茶所用的碗盏多为黑釉盏,为的是有利于“浮乳”的保持和留痕,而白釉和青白釉的茶盏则利于观察茶色。

 

undefined


瓶花的发展可追溯到魏晋时期,而到了宋代,花瓶样态丰富了起来,而当时主要的瓶式则有高矮两式梅瓶、胆瓶与长颈花瓶,代表了当时怡心适用、品味日常的精致生活中的美学。

 

undefined


宋人爱香,我们都是知道的,品香向来都是文人墨客闲雅日常中的一部分,一炉香便是书案上的必备之物。宋人把焚香、品茶、插花相映成趣,香炉的样式也丰富起来,各个窑场所出的精品必数香炉。北宋流行高足杯式的炉形与筒形炉,南宋时大量出现三足鼎、鬲式的炉。

 

undefined


宋代瓷器器物外形朴素,单色居多,给人以一种质朴简单的美。宋代瓷窑烧出的瓷品各有特点,却也离不开个“简”字,所谓大道至简吧,看着越是简单却越是高级。


undefined


书画之美


undefined



有那么一句话“家财万贯,不及宋纸一张。”书画可谓是宋代艺术的另一高峰,可是如今留存于世的却不多。宋画之美有一种含蓄谦卑的态度,而宋代的山水画更是在壮丽中又饱有一种静寂在其中。

 

undefined


说到宋画,最著名的便是那《清明上河图》,画中描绘了整个北宋的繁华之貌。从城郊、汴河边,集市到出城,画里的每一个角落,每一个人物,都能够让人仔细观摩,不觉便让人沉浸其中,似有一段故事要说与你我。这不仅是一幅画,更是北宋活灵活现的市井生活。

 

undefined

《清明上河图》局部


还有前年故宫展出引发参观狂潮的《千里江山图》。近12米的长卷,千里山水,点缀着水榭亭台、茅庵草舍,大块的青绿色彩,浓淡的转化写意山水,精细的工笔勾勒出精妙的细节。望着画卷不禁让观者,人在画中物我两忘。

 

undefined

《千里江山图》局部


宋代的书法承唐继晋,同时打破了前人法度,专门注重意趣,强调主观表现,从而开辟了新的道路。在强调意趣的前提下,宋代书法家重视自身的修养,胸次高,读书多,见识广,诗词、音乐方面的功力也为前人所不及。

 

undefined

《寒食帖》苏轼


著名代表书法家有:蔡襄、苏轼、黄庭坚、米芾四大家。四家之外,宋徽宗赵佶独树一帜,亦堪称道。宋徽宗独创的“瘦金体”,运笔灵动快捷,笔迹瘦劲风格独特。

 

undefined

《欲借、风霜二诗帖纸》宋徽宗


宋人生活中处处透着美学,花样且多,所谓烧香点茶,挂画插花,四般闲事,不宜戾家。宋人真的很会生活,简单中透着质朴,悠闲且丰富,在日常中提炼高雅情趣。


undefined


作者:兮浅 | 弘益茶道美学编辑


•本期编辑✎ 兮浅

•图片来源:《知否》剧照截图及网络

•参考资料:《中国古代服饰史》周锡保 、 《三联生活周刊》2017年第2期